对于温度100°C且浓度较低的废气,通常需要在进入反应器之前进行预热,以达到催化反应所需的起燃温度。预热方式包括使用煤气或电加热,将废气加热至250-400°C。
2. 催化氧化阶段
在预热后的废气进入催化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发生无焰燃烧,分解为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同时释放大量热能。催化剂在此过程中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速度。
3. 热回收阶段
反应后的高温烟气进入特殊结构的陶瓷蓄热体,绝大部分的热量被蓄热体吸收,温度降至接近进口的温度后经烟囱排放。被蓄热体吸收的热量则用于预热后续废气,达到降低反应温度,减少耗材的目的。
4. 多种操作模式
预热式:适用于废气温度较低且浓度较低的情况,需要外部加热。
自身热平衡:适用于废气温度较高且浓度较高的情况,正常操作下可以维持热平衡,不需要额外热量。
吸附浓缩:适用于大流量、低浓度、低温度的废气。通过吸附剂(如活性炭)吸附废气,然后通过热空气吹扫使其脱附变成浓度较高的气体后再进行燃烧分解。
5. 与控制
催化燃烧设备通常配备有手动和自动脱附功能,采用PLC控制,配套可操作触摸屏,使用操作方便,维护管理简单。此外,还具备多重措施,如泄爆装置、温度探测和故障警报等。
通过上述步骤,催化燃烧能够地处理废气,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有效利用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